杭州市動漫游戲企業版權保護培訓班現場。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 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 隋明照
6月7日,由浙江省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承辦的全市動漫游戲企業版權保護培訓班在杭州市東部軟件園創新大廈內開講。在培訓班上,“我該怎么辦?”是動漫游戲企業的知識產權負責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
在這次有50多家企業參與的培訓班上,版權保護工作的相關政策、版權登記的注意事項、保護版權如何“功夫下在平時”……一系列問題的解答,給了動漫游戲企業“干貨”滿滿的版權知識“充電”。
有些企業被侵權了才知道版權登記的好處
在杭州,動漫游戲是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的產業。今年年初發布的《2017年杭州市動漫游戲產業年度報告》顯示,杭州市現有動漫游戲相關企業270家,其中動畫企業49家,漫畫企業30家,游戲企業137家,相關企業50余家,從業人員1.24萬人,同時形成了1家主板上市企業、1家創業板上市企業和10余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產業集群。全年產業營收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23.6億元(2016年度營收總額62.1億元),利潤總額15.78億元,上繳利稅4.14億元。
2017年度杭州市動畫片產量穩定在1萬分鐘左右,《昆塔2·盒子世界》《咕嚕咕嚕美人魚2》《大世界》等3部動畫電影公映,《昆塔2》票房突破5000萬元;全年漫畫發行突飛猛進,共發行漫畫68.63萬冊(2016年度完成漫畫1860部)。游戲生產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共制作完成各類游戲近933款(2016年度600款)。
動漫游戲行業風生水起,但建立版權保護的意識還任重道遠。談起舉辦此次培訓班的初衷,培訓班的承辦方——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主任施娟介紹:“很多動漫游戲企業,都是直到發現自己產品有被侵權的危險,或已經被侵權了才火急火燎地找我們咨詢。”施娟說,自己所在的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經常會遇到這樣出了問題才想起進行著作權登記和版權保護的企業。有的企業在發現被侵權之后才意識到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作品權利所屬,后悔沒有早點來進行著作權登記。
目睹了太多平常不注意或者不了解版權保護的企業在被侵權時吃了虧,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決定為杭州的動漫游戲企業舉辦一次專場的版權保護培訓班。舉辦培訓班的消息一出,就有約65家企業報名,最終50余家企業親臨現場參與培訓。
版權保護要制度化、專業化、優先化
這次的培訓班分為政策解讀、版權知識講解、維權途徑及案例剖析等幾個環節。
培訓班的第一環節“政策解讀”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版權局)版權處處長崔懷明進行講解。崔懷明著重對杭州市動漫游戲行業的版權保護政策進行了解讀,從政府扶持政策出發,幫助動漫游戲類企業了解更多相關的優惠政策及政府獎勵。崔懷明介紹,近年來,杭州市版權局設立專項資金,在每年中國國際動漫節期間為相關動漫企業進行免費版權登記。在此次培訓班上,還為進行了免費版權登記的企業舉行了現場的證書頒發儀式。
第二環節由施娟擔任主講,她從版權“管理制度化、授權專業化、維權優先化”三個方面,解答了動漫游戲企業面對版權保護問題應該怎么辦的問題。施娟解釋道,管理制度化是指企業要建立健全人員管理和商業秘密保護的制度,對于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員要做到權責明確,避免核心技術人員出走,把公司擁有著作權的產品也帶走的情況發生。此外,還要未雨綢繆,在平時就做好版權登記工作,一旦發現被侵權,要及時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并保留好證據。
維權一直是動漫游戲企業最薄弱的環節,第三環節——知識產權的維權由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維權部主任邱林峰擔任主講。邱林峰專注于知識產權案件的訴訟及維權工作,他首先從動漫行業所涉及的版權內容進行講解,包括動漫形象涉及的美術作品版權、劇本涉及的文字作品版權等。
如何進行證據保留以及訴訟到底能獲得多少賠償一直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邱林峰從如何保留證據、判決的賠償依據以及影響判賠法定數額的因素多角度為企業知識產權負責人進行了解答。
關注版權的律師和代理還太少
培訓班上,企業參與的熱情很高,現場氣氛熱烈。會后,不少企業表示通過本次培訓收獲很大,希望能定期參與版權保護的培訓。
對于這樣的結果,施娟感到很欣慰,不過她同時也向記者表達了一直以來的擔心和希望。施娟說,她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從事商標、專利訴訟的律師多,但是專門從事著作權案子的律師比較少,有的律師對于著作權法只知道皮毛,有時,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還會接到律師來詢問著作權法細節問題的電話。這樣的背景也導致企業在有維權需求時常常找不到合適的律師。
與此同時,專門從事版權方面工作的代理卻不被人熟知,發展受限。但是實際上,版權代理是一個對于政府、權利人、法律工作者等多方都有很重要作用的角色。比如這次舉辦的企業版權保護培訓班,就屬于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版權局)牽頭,杭州市版權保護管理中心具體策劃執行的“版權服務進園區”項目中的一部分,它起到了幫助企業系統了解杭州的版權保護政策、指導企業在日常的經營生產中如何規避法律風險、幫助企業充分挖掘版權在企業經營生產活動中的巨大潛在價值的作用。
發展版權代理產業、鼓勵培養更多專注于著作權研究的專業人才,在采訪的最后,施娟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