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2021年度襄陽市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襄陽市經信局辦公室
2021年3月19日
2021年度襄陽市工業企業
智能化改造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信部關于《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信管〔2020〕197號)、湖北省《關于印發支持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政策的通知》(鄂政辦發〔2020〕61號)及襄陽市《關于印發襄陽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的通知》(襄經信〔2020〕183號)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及湖北行動綱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和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通過智能制造診斷服務,為企業提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改造方案,打造我市智能制造全生態鏈,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廣應用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斷完善智能制造產業鏈條,逐步提升我市工業企業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漢江流域智能制造應用新高地。
(二)發展目標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服務,遴選100家左右有一定基礎和意愿的工業企業開展“一對一”綜合評估診斷,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創建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加快智能化改造水平,統籌省、市兩級財政補貼政策,重點支持5-10家企業實施改造,形成可在全市推廣應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爭創一批國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試點示范項目,全面提升我市制造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二、實施步驟
(一)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工作
1.征集診斷服務機構。通過競爭性磋商方式,征集2-3家全國全省知名、具有咨詢診斷專職團隊和專業技術能力,具有實施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的相關經驗,能夠有效整合高校研究院、工程設計、金融服務、設備采購、施工管理等資源,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全鏈條服務的第三方咨詢服務機構,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診斷服務。
2.遴選確定診斷對象。根據行業特點,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進行精準篩選,將有一定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基礎,且對開展智能化改造需求強烈的企業列為診斷對象,建立評估診斷企業項目庫。2021年從主導產業中選取100家左右代表性的企業作為改造診斷服務對象。
3.組織“一對一”診斷服務。按照“區域劃片、行業對口”的原則,由各地經信部門和主導產業辦組織企業與第三方咨詢服務機構對接并開展“一對一”診斷服務,建立評估標準和服務流程規范,形成以企業簽章認可為依據的評價報告。
(二)推進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
4.建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資源池。在咨詢診斷的基礎上,形成綜合分析報告,建立襄陽市智能化改造涉及的系統集成商、設備供應商、軟件提供商、運維服務商等綜合資源池,對接企業需求,召開供需對接會,為企業實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供服務。
5.推進企業與診斷機構深入合作。組織企業與改造所需軟硬件供應商開展進一步合作,對列入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庫的項目持續跟蹤引導,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資金、技術等困難和問題,經評估達到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標準的,并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在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的基礎上,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6.建立智能化改造重點項目庫。在全市遴選一批“兩化融合”貫標、企業上云標桿、數字化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5G+工業互聯網改造的重點項目建立項目庫,對首批打造的5個智能工廠、1個5G全連接工廠予以重點支持,推動項目盡快實現示范效應。
(三)推進智能制造示范推廣
7.制定智能制造示范推廣方案。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模式創新,形成具有行業特色,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智能制造模式,會同行業協會等定期組織開展智能制造技術交流、培訓、產銷對接等活動,選樹典型,推廣應用智能制造新模式。
8.加大項目推薦力度。根據市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實施情況,組織開展國家、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等項目申報推薦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智能制造推進工作專班,負責全市智能化改造診斷咨詢工作的統籌協調,定期跟蹤診斷咨詢項目推進情況。各地經信部門做好配合,企業確定專人負責與服務商對接,及時了解診斷咨詢工作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
(二)加大政策支持
加強省、市現有政策整合力度,積極促成診斷咨詢項目實施和轉化落地。對納入綜合診斷計劃并按計劃實施改造的項目,研究制定“事前、事中、事后”的補貼細則。經評估取得實效的典型示范項目,重點予以國家、省相關試點示范推薦。
(三)實施跟蹤服務
在診斷評估過程中,針對企業實施改造的需求,建立軟硬件供應商資源庫,完善供需對接工作機制,定期開展供需跟蹤協調服務。
(四)強化氛圍營造
加強對智能化改造診斷咨詢服務工作的宣傳力度,開設服務專欄專題,持續宣傳報道試點工作進展和成效,復制推廣有效措施和成功經驗。
附件: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診斷報告提綱
附件
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診斷報告提綱
一、基本情況
(一)被診斷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所屬的行業、主導產品、主要生產工藝和設備、主要應用軟件(含管理軟件、制造軟件)及系統、上年度銷售收入和利稅情況。
(二)被診斷企業目前生產制造痛點、難點及在開展智能化改造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智能化發展戰略
根據被診斷企業所處行業發展趨勢與未來競爭態勢,結合襄陽市5G、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數據中心等新基建發展態勢,確定企業智能化發展方向與優先級,明確企業智能化發展的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為后續的數字化改造指明方向。
三、企業智能化改造實施的基礎和條件評估
對被診斷企業智能化現狀有全面系統的分析,包括:產品銷售、產品開發、訂單及計劃管理、生產管理、生產自動化、質量管理、倉儲物流管理、售后管理等多個維度,了解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所在,重點分析企業生產管理基礎,生產設備、生產線、車間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現狀及水平,并對標行業標桿與先進典型,分析存在的問題。
四、智能化改造診斷建議
(一)提出被診斷企業需要改造的具體內容或環節:①生產環節及工序改造、整條生產線改造;②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
(二)提出企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方案:①實施改造的硬件、軟件需求及實現的基本功能;②提出需研制開發或外購的硬件、軟件分類;③說明各硬件、軟件集成要點;④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還需說明各系統集成要點,以及系統、設備、人員、產品之間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初步框架;⑤智能制造新模式(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建設還需說明平臺建設的要點。
(三)提出改造項目的投資初步預算及項目建設期。
(四)初步測算改造完成后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
五、人員培訓和管理咨詢建議
(一)提出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精益管理中的人員培訓內容,包括管理、技術研發、設備操作、設備及軟件維護保養等崗位的培訓內容。
(二)收集匯總企業是否愿意開展上述培訓內容的意愿。